当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一切都在等一个机会。
要是能重来,当初那些援助反明队伍的国家一定会重新选择的。
本来只是稍微支持一下,试个水,谁知道大明驻军那么不经打,反明队伍是越大越大,援助的痕迹是至此无法清除了,要么放弃援助等大明秋后算账,要么等就是一条路走到黑,看看有没有希望了。
结果可想而知,他们选择了一条路走到黑,更是将其他所有国家都拉了过来,共同对抗大明。
尤其是大明一开始的援军因自大被他们大的丢盔卸甲,更是让他们信心大涨,对援助愈发不加以掩饰了。
更有甚者大方狂言,大明早已腐朽不堪,一碰就碎,胜利即将到来。
可现在与大明的战争陷入了僵持,他们慌了,僵持的局面就像是给他们一盆冷水,让他们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大明朝一个国家到现在都还在有三千万平方公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产力爆棚。
一条命令下来全国都能集中指挥,一条心办大事,全力支援战争。
而他们这些国家别看总面积比大明大太多太多,但又有几个敢公开表态尽全国之力来帮助这场战争打赢的,即便是现在,好多国家都只是给了点援助物资意思意思,一要表态肯定是马上走人。
而且国家太多,现在只是有了可能打赢大明朝的一线机会,都想赢大明,才聚集在一起,但想要听从指挥,那想都别想了。
现在这场战争,还能在僵局中持续,就是他们欧洲几个国家在全力支持,以及其他国家的的意思意思,国家多了小意思也不算少了,加上美洲本身这无数代的基础,才让这场战争陷入僵持阶段。
但时间一拉长,肯定是他们先玩完。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相互试探,寻找弱点,争取一击必杀。
也许是天不助大明,一条计策的出现,让事情有了转变。
计策也许也称不上,只是一条阳谋。
这条阳谋是由约翰牛的一名官员邱吉尔提出的,他认为现如今美洲战争的僵持局面的形成是由于现在战争的走向完全走向了依靠比拼后援实力的局面,而国家实力的比拼他们是比不过大明朝的。
那么现在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让战争的走向应该脱离美洲战场,重新开辟战场,让战争从比拼国力的美洲战场转移到进攻大明朝国土的侵略战争。
是的,邱吉尔目的是想让战争转移到大明朝的国土,直接破坏大明的生产能力,集全国之力进攻大明。
想法很胆大,刚提出就被所有人嗤之以鼻,没人想过也没人有胆子侵略大明,加上到目前为止,他们所提供的援助支持虽尽全国之力,但终究只是一些物资支持和些许的人力。
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也至是中立方,只是倒的有点多。
一旦发动战争,那么他们就会从中立方变为大明的对立方,直面大明的兵威。一旦失败,那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可随着僵局持续,反明軍对付大明镇压軍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胜利的天平在加速的倒向大明,加上邱吉尔的计划也越来越完善,让欧洲决定放手一搏了。
不是欧洲不想打,是再是没有希望啊。与大明的战争不是没打过,只是那场战争输的太惨了,不然大明的世界霸主的地位是嘴皮子一动大家就承认的吗?
欧洲现在稍微的崛起了,但大明的威望还在,想翻身做主人又怕失败。紧靠欧洲想要打败大明,那是真正的遥遥无期,而如果联合全世界,那么希望便会有了。
这场莫名其妙打起来的反明的战争让他们看到了点亮光。
如果借此打破大明的不败金身,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大明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大明了。
那么,也许美好的明天就会很快来临了呢!
现在僵局出现,大明的金身破败遥遥无期。没有希望,谁会跟她们联合抗明呢?
而邱吉尔也看到了这一点,知道大家都想打大明,只是大明余威尚存,加上看不到希望。
现在,他就是那个给予希望的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