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如今他虽然退了下来,改任副寺一职,但看元空长老的意思,似乎也没有重新任命一位监寺的打算。
想来到时候寺中一应庶务,依旧还是广亮独自操持。
毕竟在众僧看来,大碑楼失火一事,实与广亮无关,反而其人救火有功,两件事相抵都算亏欠他了。
广亮领受了副寺一职,面色毫无变化,继续道:
“除此之外,大碑楼失火一事由济颠而起,理应治罪。”
此言一出,众僧都看向一处,道济正百无聊赖地蹲在那里,闻言抬头看向众人,嘿嘿一笑。
众僧见此不禁有些怨忿。
他们不知内情,自然以为是道济在大碑楼中贪睡,打翻灯盏,方有失火一事发生。
就连广亮本人也是受了外魔操纵,神思恍惚间忘却了自身所作所为,一股脑地将事情全推到了道济身上。
如今见道济毫无悔改之意,自然心中不忿。
“国有王法,庙有清规。灵隐寺依禅门规式而定律,作息自有法度。寺中一人点灯,众人都点灯,遵时循刻吃斋睡觉、上香静修。
“济颠灯火不熄,连夜点灯大碑楼,凡火接引天火,酿成祸端,再加上之前又屡犯清规,理应治罪于他,行肃众之事!”
广亮此言尚算客气,只是认为是道济无意中失火,还没定他一个故意纵火之罪。
但话里话外,都表明了一个意思:
砸毁道济衣钵戒牒,逐出庙外,不准为僧!
上次光是携带酒肉入寺,广亮就动了将其逐出灵隐寺的念头,只是元空长老有心回护,单单罚其下山化缘,不化回足额银钱不准回山。
但后来道济下山晃荡了几日,此事也就渐渐淡去了,倒也无人还记得他至今不曾募化足额。
如今又导致大碑楼失火,此乃大过,哪怕是元空长老也无话可说。
老和尚叹了口气,刚想问询都监意见,却没看见光济身影,问了众僧后方才知道,其人如今不在寺中,似是又下山云游去了。
于是默然片刻,开口道:“道济,你可知错?”
道济上前问讯一礼,点头道:“大碑楼失火,确实因弟子而起,弟子知错。”
“既是如此,你打算如何悔过?”
元空长老和广亮一齐看向道济,后者目光炯炯,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将其迁单摒出之意。
道济环视殿内众僧一眼,若有所思:
“弟子愿以百日为期,募化重修大碑楼。”
众僧议论纷纷,以百日为期限,化缘重修一座大碑楼,确实有些难度。
道济说出此言,足见其人心诚。
“你若做不到呢?”广亮突然发问,“我突然想起,上次罚你下山化缘,迄今也不见你带回足额香油钱。难道这次又是如此,欲凭言语诳人?”
道济笑着唱了个喏:
“若是做不到,弟子情愿被收回戒牒、迁单离寺,摒出僧团、撤销僧籍。”
“好!”广亮击掌道,“我也不多要,你若是能在三月之内化回白银一千两,此事便放你一马!若是期满不见银钱,届时再算上你前次化缘未果之事,必将你摈令出院!”
自几十年前那场战乱后,天下物价渐涨,米价高至二、三贯一石;
而绢价、布价亦是如此,贱者每匹不过四、五百文,而贵者一贯,乃至四、五贯亦是常理。
为平抑物价,朝廷便在货币换算上动起了脑子,规定一贯铜钱以七百五十文为足,不复前朝八百文之例。
而军中匠人,如今一天所得不过两百钱,若想养家糊口,赡养老幼,三百钱以上才算宽裕。
至于银价嘛,视成色好坏,每两作钱二或三贯。
广亮所言白银千两,便是要道济化回约莫三千贯铜钱。
相当于十五户寻常人家一年的开支。
这还是修建大碑楼主体的花费,那些珍贵的石碑法物都幸免于难,不必重制。
若是将这些算上,估计还要翻倍。
道济默算片刻,知道广亮所言不虚,于是欣然应诺:
“那便依广亮师兄所言。”
二人击掌为誓,又请寺中众僧为见证,约定此中条款。
见道济干脆利落地应下重修大碑楼一事,广亮扯了扯嘴,便挥散了一众僧人。
正准备下去处理后续事宜时,忽听得看守山门的两个门头僧静明、静安来报,言说临安知县派人来见,于是不敢怠慢,通知了当家老和尚一声,便整 -->>
“加砖吧”最新网址:http://www.jiazhuan8.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