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砖吧”最新网址:http://www.jiazhuan8.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加砖吧 > 修真 > 烛行录 > 第八十一章 二月二,群仙会,无底船(本卷完)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s://www.xsbiquge.com/101_101739/796329.html

烛行录 第八十一章 二月二,群仙会,无底船(本卷完)(2/4)

章节列表
r>
    “老师,弟子这便携海蟾赴会了。”

    白玉蟾在旁同样恭敬一礼。

    师徒二人等了一小会,山中隐隐有笑声传来:

    “去罢,去罢!此去耗时不短,却是天地之幸、生灵之幸啊!

    “数十年所穷者,皆圣人之绪余也。有此一遭,法象枢机、还返妙用,皆毕于此矣。

    “由是方知大道不繁,而自远也。”

    陈楠和白玉蟾闻言若有所悟,足下却腾起流云若龙,其中雷光隐隐,飞往北方。

    云巅之上,轻雷传远。

    引无数生灵抬头去看。

    今朝蛰户已开,便一声雷唤苍龙起。

    当乘此,遨游人世,

    阅黄尘几多兴废。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想天下,自是太平春霁。

    ......

    登州,牟平县。

    县城东南方向,有一座山,叫昆嵛山。

    山中沟谷纵横交错,多峭壁崦岩,谷底基岩裸露,山脊尖而陡峻。

    山域广阔,群峰林立,又兼山形奇峻,不类凡俗,故而有“仙山之祖”的美誉。

    而在此山西北,一处林壑秀美之地,山壁上却有一方幽邃深曲的山穴,传闻是麻姑修行所在,名为烟霞洞。

    洞口有几间草庵,牟平县人皆知,是一个道士结庐修行所在。

    那个姓王的道士号称“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所以这里的几间庵舍,也被唤作全真庵。

    其人口舌颇为伶俐,说动了不少人随他出家修道,就连县衙中的那个六曹司事马从义,也傻乎乎改了名,给自己起名叫马钰,自号丹阳,抛下了发妻和三个儿子,傻乎乎地跟着那个王道士去学道。

    也不知都学了些什么东西。

    草庵门口,王重阳坐在一个蒲团上,看着院中几十名前来听讲的附近农户,面色淡然,口中轻声道:

    “凡人入道,必戒酒色财气、攀缘爱念、忧愁思虑,此外更无良药。

    “饥来吃饭,睡来合眼,打坐念禅皆是无用,心中清净便是修行。”

    一个体貌魁梧,敝服赤脚的汉子面露疑惑,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忽然身下一晃,只觉地面剧烈震动不休,林木间群鸟惊飞,走兽低吼。

    整座昆嵛山都向着自己倾覆而下,似是要就此垮塌。

    这汉子手脚利索,翻身爬起便向着远处跑去,临出院前忽然心中一动,回头却看见那王道士稳稳地坐在那里,腰杆挺得笔直,浑如一口古钟。

    周围的地震与山崩,竟然全不曾影响其人!

    汉子连忙叫道:

    “重阳道长,地龙翻身了,快走!”

    此言一出,那道人面色玩味地看了过来,轻笑道:

    “怎见得是地龙翻身了?”

    “哎呀道长,都这时候了还打什么机锋,”这汉子不耐道,“地龙翻身就是地龙翻身,还有什么好说的,你不走就算了!”

    说着便跑出院子,再不顾背后那些听讲的伙伴,只想一溜赶回牟平县,寻找自家老娘。

    他幼年丧父,为人侍母至孝,如今突逢天灾,自然放心不下。

    此时地震仍在继续,这汉子跌跌撞撞,脚下步伐不停,一口气竟跑出去十几里地,累得气喘吁吁。

    终于见地面震动逐渐平息,不觉略有放松,知道最危险的一波已经过去了。

    但脚下速度依旧不变,仍然全力赶回县城所在。

    而在这时,他跑出一片树林,忽然眼前一花,一处崖壁出现在不远处,下方一口山穴,洞径两丈,高八九尺,幽深曲折。

    洞口有几间草庵,一个不大的院子扎着篱笆,将其囊括起来。

    庵庐门口有一个道士坐在那里,对着身前众人宣讲,身旁立着一个白脸道人,大汉也曾熟识,正是那过去的县衙六曹司事马从义,如今的王重阳弟子马丹阳。

    见大汉不知怎地跑了回来,王重阳却是一点也不惊讶,只是对马钰笑道:

    “你方才结丹之时,此人受了你心绪外感,自此了解生死恐惧之味,有入道的机缘。

    “如何,你可要引他修行?”

    马钰扫了那大汉一眼,见其若有所思的样子,不觉点头道:

    “既是有缘,自当接引他入道。其人举止放旷,却暗合老师所言‘真性真行’之论,倒也是个修行的苗子。”

    王重阳击掌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