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年十月戊申圣裁得上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有意思的是孔胤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马上剃发;二次剃度,并向清廷上奏了《剃头奏折》,至于后来关于,当时孔家最高在值满清官员,孔闻謤同志的个人去向问题,据《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四·西宁死事传》记载:“有令云:‘孔子圣之时,闻謤妄言,殊辱乃祖,理当正法。念圣裔,革职为民,永不叙用。’未几,卒于家。”
这个未几不是知道是令未及,还是令到没几天,就很轻轻地走了!没有带走一丝云彩。
好在当时的文化人,多不是孔家的,由于受到士大夫阶级的强烈反对,曾经是四万明军的统帅张春本应是一个效忠新主的明朝降将,事情的转折就因为他不肯剃发,皇太极无奈只好把他安顿在三官庙“恩养”。张春始终不愿剃发,最后死于庙中。
才有了强制剃发令与道人可免的缓冲规定,于顺治三年(1645年)八月,终于出现。
才有了“满眼皆道士,却无孔姓人”的说法,让人感觉到所谓的志气大有“心中有良知,满街皆圣人”,的美好愿望。就是这样,后期满清一直在做灭道运动。
可自己能做什么呢,自己现在这个年级,过于出众,必会有“家将败,出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