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砖吧”最新网址:http://www.jiazhuan8.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加砖吧 > 历史 > 砸开大明,挑骨头 > 21、透视晚明 八改
基于搜索引擎自动抓取技术,源网站:http://b.faloo.com/1056288_25.html

砸开大明,挑骨头 21、透视晚明 八改(1/2)

章节列表

第三章:浮生半日闲,一念五千年

见,月凝兀,见也未见,未见见已见,曾见不曾问,谈笑间,敢问苍天何时老。

(什么情况?好像整个世界都变了。一切好像是真的。又好像是假的。一切看得懂,又好像看不懂。算了吧,孔子曰:既来之,则安之。)

(7)透视晚明

国人都似乎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那就是孔家是后世最绵长最有序的家族,为啥呢。

尊儒从唐朝就开始,却让举着挟天子而令永诸侯的曹操大阴谋家,直接杀了孔子二十代嫡子,上下三代;为啥“衍圣公”宋朝才有,那都是,啊,学乖了,如何乖,如同家里训的一样。

历史书上,狠批“孔老二”,至今还有人,在哪诟病,至于诟病什么,没人知道,但谁来都一样,都是乖乖,磕头,上书,什么蛮荒,什么异族,都是上神。

记得当年,满清入主中原后曾经颁布过“留头不留发和留发不留头”的原则性口号,他们希望能够收复汉人,但是汉人很多都反对,按彼时颁布的剃头令:头顶只留发一钱(一枚铜钱)大小的头发,其余都剃光,大于一钱要处死。

最有意思的的是,在满清还没有“定鼎燕京”之前,山东产,孔门牌,哈巴式孔胤植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初一,上《初进表文》表示自己愿意归诚清朝的意愿。内容如下:(注一)

“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程,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

不抄了,越抄越脸红。

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日本侵华。衍圣公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世修降表”。真的是谁来就降谁呀,一点磕巴都不打。

绝对有历史佐证的是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之前,衍圣公孔德成诗兴大发,鼓吹中日“同文同种”,挥笔成诗曰:“江川珠泗源流合,况是同州岂异人。”

1938年,曲阜沦陷,孔令煜立即宴请日军侵华头目田嵨、久保添、冲田、鲇川、漆谷、奈良等人,以加强“中日友善”。

非常有意思的是,日本侵化,曲阜即将沦陷,蒋大人,非常明智地判断出,当代KSR孔德成落入日本人手中一定会如元满一样嗑头称臣,急令军长孙桐萱带兵强迫孔德成迁重庆。

新孔SR一到重庆,旋即发表抗日宣言,并叱责同族孔令煜“毫无骨气,令人不齿”,态度转变之快,远赛川剧变脸,让人叹为观之。

上联:昨降元蒙,今降满清,日来迎合。方明白:屠刲进家有余庆。

下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道行随欲。只记得:节后识时当俊杰。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文化,也学写了个对联:

孔门代代论门昌;

天下民熙熙耕土冢;

这也是从历史上的一对名联中套学来的。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初一,顺治帝御皇极门,昭示天下,“定鼎燕京”。

顺治二年(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全国范围在收到剃发令的公文之后,10天之内完成剃发,如果拒不剃发者,杀无赦。这道最严剃发令下达之后,清朝统治下的地方到处都是清朝的兵丁和挑着担子的剃头匠,看到留着发髻的人就强行抓住剃发,如果反抗就当场杀掉。在清朝文献里,归降叫做“剃发归降”。

官居满清礼部郎中,居于山东孔家的孔闻謤,九月上书:“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氏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有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尽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

上书的意思大至是“臣家的宗子衍圣公孔衍植已率领四氏的子孙告于祖庙,都遵循命令剃发(放心吧,我们孔门是听话的。)。但念在先圣孔子是典章礼仪的宗师,颜子、曾子、孟子三大圣贤共同兴起和维护。他们所制定的礼仪,没有比冠服之礼更大的了。先圣的章甫和缝腋,子孙世世代代谨守,所以从汉朝到明朝,各朝制度虽然有增减变化,但下臣家族服制却三千年没有改变。今日一旦变更,恐怕皇上尊崇儒学重视道德的目的没有完全达到(孔门没有什么,我是怕有人不听话,那最好是慢慢来,比如温水煮青蛙,比如来先给大家来几碗鸡汤什么的)。是否应该蓄发,以恢复先世的衣冠?”

怎么样看都有点里外都想沾的意思,让剃你就剃了,剃了想起来了,我老人家的脸可以不要。可我要天下人面前的,礼不能废呀。多尔 -->>

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