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四九城。
距离立夏时节刚刚过去半个月。
张秉业穿着蓝灰色外套,手中拎着一条三斤多重的草鱼。
朝着南鼓锣巷四合院走去。
草鱼是他在鸽子市买的,用来改善伙食。
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穿着蓝灰色或是灰色的衣服。
偶尔有人骑着自行车,呼呼驶过。
引来边上人一阵羡慕的目光。
道路两边的墙壁上。
写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破除四旧,横扫一切牛鬼神蛇’等等口号。
“马上就是大夏天了,要是能吃上烧烤,小龙虾,那就美了。”
“再配上两瓶冰啤酒,啧。”
张秉业忍不住感慨。
怀念起前世的小日子。
张秉业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三年前他穿越到这个世界,重生在同名为张秉业的青年身上。
原身跟着母亲住在南鼓锣巷四合院。
父亲死在立国之战中。
街道那边照顾军烈家属,安排当时年仅17岁的张秉业,进入红星轧钢厂,做了一名焊工学徒。
等张秉业成年了,再给转正。
也算是给了军烈家属破格的优待。
一年后,张秉业顺利转正,成为红星轧钢厂一级焊工。
母亲拉着张秉业的手,叮嘱张秉业好好做人,娶妻生子。
便撒手西去。
就此,张秉业孤身一人,生活在这个混乱而又充满激情的时代。
他努力学习焊工技能。
转正半年后,就参加了二级焊工的考试。
成功晋升为二级焊工。
工资37.5。
“再过半个月,就是三级焊工的考试时间。”
“要是考上三级焊工,以我的条件,可以找个不错的对象了。”
张秉业思维发散,想道。
“秉业回来了啊?”
四合院门口。
一位身穿灰色外衣,面容姣好,身材妙曼的妇人。
看到张秉业拎着鱼回来,眼睛一亮。
“嗯。”
张秉业随意搭了一声,跨过四合院大门门槛。
说话的人他认识。
贾家的儿媳妇秦淮茹。
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前世张秉业看过情满四合院这部剧。
当时就觉得,编剧真是个大傻子,把六十年代的人拍的太坏了。
直到张秉业自己穿越过来,在这个四合院里头生活。
他终于明白,编剧还是太收敛了。
这帮人吧....
非常一言难尽。
“哎...”
秦淮茹喊了一声,看到张秉业脚步不停。
收住了嘴里的话。
秦淮茹心里一阵气馁。
以她的姿色,大院里头这些个年轻小伙,不说对她垂涎欲滴。
那也是蠢蠢欲动。
唯独张秉业这人,跟个大块冰似的。
经常让秦淮茹碰一鼻子灰。
就这样,秦淮茹也没放弃。
张秉业现在是二级焊工,一个月工资37.5。
真真正正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比傻柱油水还足。
张秉业又走了几步。
“秉业啊,今个儿是有啥好事啊?”
“这么大条鱼,不便宜吧。”
一位戴着眼镜,尖嘴猴腮的老者,手里拿着一根大扫把。
笑呵呵的跟张秉业打招呼。
“叁大爷,好久没吃荤腥了,今个我改善改善伙食。”
张秉业笑了笑,说话滴水不漏。
眼前这人是阎阜贵,前院叁大爷。
红星小学语文老师,工资一月32.5,家里四个孩子。
一辈子奉信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的老梆子。
别看阎阜贵拿着扫把搁这扫地。
扫地是假,堵进门的人才是真。
要是有谁拎着好菜或者零食嘴碎的玩意进门了,阎阜贵就上前攀谈。
顺便整点吃的回来。
张秉业看得透透的。
张秉业现在住的地方,叫南鼓锣巷四合院。
起先是前朝亲王的府邸,占地极大。
共有前院,中院,后院,三个大院。
前院有阎家,王家,丁家等几户人家。
阎阜贵是前院叁大爷。
中院有贾家,何家,易家,还有张秉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