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这话等于是踩中了李二的小尾巴,刺激的李二嗷嗷叫。
这种丢人事,肯定谁提跟谁急。
李恪也不恼继续道,
“至于第二、第三,也没什么大问题,不就是走个程序嘛。至于当地守军、官员什么的就没必要调动或者变更了。”
“无论是交还故地还是官员朝拜,这些都不是问题,你放心,肯定能配合你演好这场戏。”
其实李二想要的无非是个名声,也就是说,要帮助他把丢掉大唐故地的这段黑历史掩盖过去
李二是十分注重名声的。因为夺取皇位时杀兄禁父,落下了人生一大污点,因此他想在其他方面,都竭尽全力保持一个接近完美的光辉形象。
只要配合李二演了这出戏,忽悠一下老百姓,那么大唐就不曾失去故土。李二就依然是治国有方的圣主,开疆拓土的大帝。
“至于第四点,史书嘛,反正本来就是一种自由发挥的体裁,还这就是随便怎么写的。我会叮嘱史官跳过这段的,而且还能给你多写一点漂亮话。”
史书写作可以自由发挥?
随便写写?
“逆子!史……”
看到李恪对史书的这种态度,李二本想教训几句,可一听到李恪最后一句,到嘴边的话又硬生生憋了回去。
“你继续!”李二挥了下手。www.xszww8.net
“官员方面,两国争斗期间他们的责任我自然不会去追究,相反若是他们当时墙头草,我反而要处理他们。”
“至于你说的五品以上官员的留任的问题,这你放心,只要是有真正能力的,不管是五品以上,还是五品以下,都可以重新安排职务。”
“当然了,这需要他们自己主动去应聘有空缺的职位,无论是五品以上,还是五品以下,只要通过考核,都可以录用。”
“但我可以保证,不会因为他们以前是大唐官员就不录用他们。”
李恪说到这里就被李二打断了,“你说什么!让他们自己主动去应聘?求着你去用他们?”
当官的,尤其是文臣,还是想当自负的,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就恨不得老大能来三顾茅庐,把自己请去做官。
李恪倒好,反过来,让他们主动去应聘,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这简直就是胡闹!你可知道,越是大才,越是有真本事的人,就越是孤傲,你却让他们主动去应聘,去低三下四的求着你做官!你这样会错失很多人才!”
李二突然发现:自己又行了!
终于有可以教导儿子的地方的!
这么多年以来,这个儿子处处都走在他的前面,让他想站在父亲的角度教训一番都找不到机会。
现在,终于被他逮到机会了!
要说到如何利用人才,那还得看你爹的!
不过,李恪却不以为然,
“我提供空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就来。他们干活,我发俸禄,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有问题吗?”
“再说了,我握有近亿人口,有能力者也不在少数吧。另外还有燕山学宫与洛阳学宫源源不断的输出专业人才。我一点都不缺人才,总不能让我去求他们来吧?”
听到这里,李二长舒一口气,蔫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存在感,又被怼了。
仔细想象也的确是这样,先不说大唐,单就宁国如今控制的地区的人口,要想选出一些能容的人才,的确不是什么难事。
更不要说宁国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学校。
尤其是燕山学宫与洛阳学宫,这两所宁国的巨无霸级的教育机构,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已经可以在每年输出大量专业人才。
“所有这些,都没有大问题,唯一一点就是国号。国号不能沿用大唐,要用宁国……”
李恪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二打断,
“不行!国号必须用大唐!甚至其他都可以商量,这一点没得商量,必须用大唐的国号!”
可以说,保留“唐”这个国号是李二最后的倔强的了。
这也是李二的尊严所在。
如果,连大唐的国号都不保留了,那他李二算什么?
亡国之君吗?
他可是要做千古一帝的人,怎么能转眼间就成了亡国之君。
如不再用大唐国号了,那他让李恪暂时交还大唐故土,以及一番演戏的操作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是的,没得商量!以后也只能用宁的国号,着些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们,为了宁国的建立与兴盛,他们浴血奋战,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怎么,现在宁国建立了,强盛了,他们为之拼搏、为之牺牲的宁国反而没了!”
>
“加砖吧”最新网址:http://www.jiazhuan8.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