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杨震就到了。
与面容姣好的陈玉成相比,只比他大两岁,但已经是一副老成持重模样,还留着山羊胡须的杨震却有些狰狞。
他同样是太平军童子营出身,不过陈玉成是出自罗大纲部,而他却一直跟着杨秀清,罗大纲是太平军北上的主力,童子营也是见惯并亲历厮杀的,但洪秀全、杨秀清的童子营显然没有。
不过,长期跟着杨秀清做事,虽然没有亲自上战场,但还是从杨秀清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杨秀清身边的童子营跟着他历练几年后,凡是被他认为合格的,大多分配到军以上军队担任监军,杨秀清是天父、东王,北上以来的战略决策实际上是他做出的,虽然时下随着湘军的崛起太平军有些艰难了,但毕竟拿下了南京,而且拥众十余万,广大太平军将士对他还是十分崇敬的。
连带着对他的监军也十分尊敬。
杨震是杨秀清的族侄,自然更为信重,不过他十五岁那年与人厮杀时被人在脸上划了一刀,伤口从左眼睑开始一直到右嘴唇,虽然侥幸没有伤及眼睛,但却在整个面部留下了一道可怖的伤疤。
加上他为人古板,不苟言笑,对于杨秀清的命令不折不扣地机械执行,在太平军一众监军里名声并不好,不过,正是这样的人才让杨秀清十分放心,加上是自己的侄子,杨震在杨秀清心目中显然成了监军之首。
是的,杨震是杨秀清最得意的弟子,之所以将其派到陈玉成部,还不是因为陈玉成以十七岁的年纪就能立下以五百人拿下武昌城的偌大功绩,此人显然是不可貌相的,跟着这样的人显然能立下更多功绩。
何况,杨秀清的监军并不是单纯的监军那么简单,陈玉成麾下有四个师,他亲领一军,陈得才、梁成富各领一师,杨震还兼着一师的师帅呢。
见到杨震后,陈玉成当即堆起了笑脸。
“见过监军大人”
杨震依旧是一脸正经,“检点,你可算醒过来了,你的事我已经发了一道奏章去天京了”
陈玉成心理一凛,“按照我军规制,若是我这次没有醒过来,他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了,想必他就是为了这件事给杨秀清发奏章的吧”
面上却说道:“多谢监军大人体谅”
杨震摆摆手,“武昌之役,各部均是大败,不光我部,石凤魁部、韦志俊部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国宗,位置还在检点之上,论起责任,也轮不到检点来承担,我只是如实禀报我部的情况罢了”
国宗,指的是天王、东王、北王、西王、翼王的亲族。
石凤魁,石达开族兄,韦志俊,韦昌辉之弟。
看着杨震那副模样,知悉其底细的陈玉成心里显然是不以为然的,他暗道:“别人不知道,我却从我师傅罗大纲那里知晓一件事”
“天王长女洪天娇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文武官员中未成婚者都是趋之若鹜,杨震作为杨秀清的侄子自然也在此列,何况他也是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当上了监军之位,完全有资格成为天王的女婿”
“但对于洪秀全来说,监军虽然重要,但远不如实际统领一军,并屡立功勋者重要,如果他跟着我能够多立功勋,没准很快也能升到检点的高位,那时候就能独领一军了”
“洪天娇姿容秀丽,享誉我国,又是天王之女,能够娶到她前途不可限量啊”
想到洪天娇,陈玉成又想到:“我时下也没成婚,眼下又是检点这样的大将,难道就不能迎娶她?”
“按照记忆,我可是天王、东王都器重的人物啊”
这个念头转瞬即逝,他说道:“监军,时下清妖势大,我军损失颇大,我决意在蕲州练兵三月,你看如何?”
杨震过来时还以为陈玉成醒来后准备派出一师向北清剿,还准备让自己这个师前往呢,原本还是很高兴的,没想到他竟然准备窝在蕲州练兵。
便道:“检点,我军虽略有损失,但精华尚在,时下大军云集在此,粮草靡费无算,何不派出一军在鄂东扫荡,以便在清妖再次进攻时有所准备”
陈玉成摇摇头,假意叹道:“我何尝不想如此,但监军也是独领一师的,对于湘妖的能耐不会不知道,依着我军时下的实力想要获得大功勋是不可能的”
一听到“大功勋”三个字,杨震的兴趣就来了。
“难道检点正在筹划大的动作?”
陈玉成叹道:“时下顶天侯、罗总制正在田家镇与清妖对峙,我部一切行动必须遵从顶天侯的命令,哪里有大的行动”
顶天侯,指的是秦日纲,罗总制,指的是罗大纲。
杨震神色一黯,陈玉成赶紧说道:“自从武昌之役后,敌我双方都是元气大伤,急需休整,至少在长江北岸大的战事一时半会儿是打不起来的,不过这里没有,不代表别处没有”
“哦?”
杨震的眼睛明显亮了起来。
“唉”
陈玉成突然长叹了一声。
“检点为何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