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梅雨锋,就是指梅雨带,说得再通俗一些,就是梅雨时分,所有下雨的区域。”
朱允熥用最通俗的话解释。
他刚才忘记了梅雨锋是专门的气象学用语,这个年代的人根本无法理解。
也正因如此,他解释梅雨锋的时候,也没有用温暖季风气团和干冷极地气团碰撞之类的话术。
因为这样一说,季风气团,极地气团啥的又得解释一通才行。
现在他可没时间在这上面耽搁。
“好一个梅雨锋,通俗易懂,是老臣孤陋寡闻了!”
研究了一辈子的天象,朱允熥这样一解释,唐叶瞬间秒懂。
而这峰回路转的变化。
也让在场的众人心态再度反转。
徐辉祖和常升松了口气,原来是吴王自己取的名字,怪不得钦天监监正没听懂。
朱允炆则是愣了下。
这解释竟然真的得到了唐叶的认同。
莫名的,朱允炆心里开始滋生一种不好的预感。
而且联想到前几次经历,他的心态稍稍有些崩。
这次该不会又‘心想事成’吧!
“正常而言,脱离梅雨锋的控制,就意味着该地区出梅了。”
“而在刚出梅的一段时间内,除非是突发性的阵雨,不然不会出现像今晚这样的大雨。”
“除非....”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允熥停顿了一下。
可他前面这几句话,却是把唐叶的求知欲给挑动了起来。
“吴王殿下,除非什么?”
“除非遇上季风槽,和梅雨锋碰撞,两相交杂之下,形成丰沛的水汽,才会有像今晚这样异常的大雨出现。”
这便是朱允熥猜测会出现水患的根源。
在后世,这种异常大型云团碰撞,还有个专业的名词,叫极端天气。
一旦遇上极端天气,发生水患的概率极大。
“季风槽又为何物?”
唐叶一脸求知欲,又是个全新的名词。
“季风槽就是台风最外围不连续的云团。”
“台风?”
“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飓风!”
朱允熥忽然反应过来,台风是后世的名字,在明朝,台风有另一个名字,飓风。
“原来是飓风!”
唐叶细细品味朱允熥的话,越琢磨越觉得深奥无比。
光是季风槽和梅雨锋这两个,就能让他研究一辈子。
他真不知道,吴王殿下是如何知晓这些东西的,难不成他之前一直在研究?
“可吴王殿下,飓风那不是岭南才有的吗?”
唐叶再度发出自己的疑惑。
“所以本王才说是季风槽,而非直接受飓风影响。”
“飓风远比唐大人你想象的庞大,能量庞大的飓风,光是其主流云团影响的范围就高达数千里。”
“而季风槽并不属于飓风主流云团,而是分散在外,仅仅只受飓风影响的云团。”
“季风槽的范围往往更为宽广,再加上它本身的体型就格外庞大,大的甚至能有几千里。”
“别说是影响到应天,就算是影响到北平都轻轻松松。”
“唐大人,你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飓风本身,而要考虑到飓风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朱允熥话音落下,全场寂然。
徐辉祖等人完全是一脸懵,因为他们压根听不懂。
而唐叶,虽然能听懂,但这一刻却觉得自己平生所学有些不够用。
他实在想不明白,吴王殿下是从何处学来的这些知识。
飓风?
这东西自古以来,别说是普通人,就算是钦天监的人,也都对此避之不及,怎么可能去研究,毕竟太危险了。
提一句危险无比就差不多行了。
可吴王殿下,竟然对飓风研究的如此透彻,简直不可思议。
一个人,如何能研究得了方圆数千公里的天象!!!
唐叶第一反应当然是认为吴王在瞎说。
可当他将吴王的话,和这些年自己观察天象的经验作对比,竟然发现,原本许多不好解释的地方,竟然可以解释了。
就比如说,七年前,北平本应干燥少雨的月份,却突降暴雨,造成周围多条河流水位暴涨,发生小规模洪水,造成数百间民房毁坏,上千人受灾。
又比如说,三年前,岭南遇到百年难得一见的超强飓风,连带着江浙一带都迎来了极强的降雨,就是应天府都受了不小的影响。
换言之,吴王的话,并非瞎扯,而极有可能是真的。
“唐叶,吴王的话,你是否认可?”
朱元璋开口问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