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玄武,很多人认为是一个乌龟,背上驮着一条蛇,其实不尽然。
以下引用百度百科内容:
汉代之前,玄武还只是神龟的形象。
汉代以后的瓦当、壁画、砖雕、墓葬石刻中的玄武,在神龟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蛇的形象。
这是由于人们发现龟中的摄龟(又叫陵龟、夹蛇龟)生性喜欢吃蛇,常常负蛇而行。
于是,就把单纯的龟改为龟蛇缠绕、两头相斗的图像,以突出玄武食蛇除恶的勇猛精神。
同时,龟蛇纠缠,龟寿蛇灵,展示出天朝文化神秘兮兮的另一番天地。
所以,本书的玄武,并不是乌龟负蛇而行,而是单独的龟身,蛇头,并不存在两个本体和思想。
以下引用道教记载: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
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
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
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曾经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
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正是以此暗寓玄武。
另外玄武又叫玄冥,故又称北冥。
玄武,形似龟而有蛇鳞,为龟蛇合体之物。
龟有升仙的灵性。洪兴祖《楚辞补注》云:“玄武为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玄武一名由此而来,它与南方之神朱雀相对应。
所以,本书的玄武设定的是形似龟而有蛇鳞,为龟蛇合体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