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于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
一个老先生站在讲台,语调不紧不慢,让人昏昏欲睡,但手里的教鞭每一次挥动就直接把那即将睡去的少年敲醒:
“在老夫的课上睡的这么香的,你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个。”
登时课堂上哄然而笑,蒙学课堂上的小孩子本就活跃,此刻孩子们就都走了神。
但老先生笑眯眯的看向周围,拿着教鞭敲击了一下另一位孩子的桌子:
“你们也想试试?”
沸腾的气氛此时一下子凝固起来,学生们如同受了惊的鹌鹑一般躲在了自己的位置内,装模作样的拿起书鬼鬼祟祟的看向老先生。
少年浑不在意的打了个哈气,然后嘟嘟囔囔着:
“跟那边的记载倒是没什么不一样,先生,我可以先看后面的内容吗?”
老先生有点恨铁不成钢的看向这名少年,然后手中教鞭的尾部撞在少年头上:
“你说你,身为一个生而知之者,一点贤明的样子都没有。”
少年不屑,看向老先生:
“那么先生,生而知之者,该是什么样子?”
老先生顿时愣住,然后叹口气:
“小子,但多少也要像个样子......”
那张充满稚气的脸上登时满是无奈和不属于那点年龄的不甘:
“先生,我不能修炼。”
先生张了张嘴,那些想要说的话被这一句无比现实,无比残酷的描述生生碾碎,然后淤积在他的胸口里,许多情绪在他的心跳中冲撞,最后化成一缕叹息,从他的口鼻中散发开来。
这名老先生看向窗外,回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少年在跟自己的妹妹讲那些自己都没听过的话语:
“有一个人曾经说过,‘以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以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哥哥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哥哥希望能成为那样的人,护不了万世太平,那就开一世,一时,一国,一方,一隅,一坊,一家太平。”
那时的少年目光像是一团火,明亮,澄澈,像是可以跳出来,燃烧这个世界。
先生有些神游天外,此刻少年却开口:
“先生,这是命,没有翅膀的鸟儿,怎么挥舞,也没有办法飞起的。”
老人看着周围无忧无虑的孩子,看向那张明明稚气未脱,脸上平静如水的脸庞,眼神里看似哀默,但不甘,愤懑,甚至厌弃,老人再也站不下去,负手而去。
“你们的小师叔可以这样是因为给你们讲的这些,他都会,课后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你们小师叔,很多时候,我有问题也要向你们小师叔请教。”
少年有些无奈:
“先生,既然您叫我过来,我就是这里的一个学生,您该打板子就打板子,您不能为了我坏了规矩。”
老人苦笑:
“达者为师,可是你跟我说的,更何况你我是平辈相交,我怎能将你当做学生?”
少年有点不满:
“先生,你我的确很多时候可以共同探讨,但作为后来者,我应该对您有所尊重,更何况这是课堂,先生站着,我坐着,我睡觉,这就是错了。”
先生摇摇头:
“那下次就不要再睡了。”
少年叹口气:
“可是先生,我那些都知道,格物之学在这里也没有条件……”
先生像是真的没有办法,无奈说道:
“伸出手来吧。”
少年脸上露出一丝得逞的笑,然后伸出手。
啪!
轻响传出,少年紧蹙眉头:
“先生,请不要徇私。”
先生顿时一怔,苦笑:
“小子,你可真是,别得寸进尺啊。”
“但先生,课堂需要规矩,我们需要规矩。”
旁边的孩子们用怪异的眼光看向少年和先生。
啪!这声音比之前更急响亮,先生却是满脸笑意
“这才是生而知之者的样子啊。”
“嗷!”
少年捂着手不断吹气:
“先生您这个多少包含点私人恩怨吧!”
先生哈哈一笑,转过身去,继续讲授:
“有谁知道我为什么从开天辟地讲起么?”
“在你们进入课堂前,你们大多数都听到过,或者早就了解了这些。”
“但没人告诉你们这是为什么,如你们所见,老夫的课堂不是睡大觉的地方,也不是你们装模做样学习的地方,老夫这里是追求道理的地方。”
“所谓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