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宋乔安早早来到集上,铺子前面依旧是围满了人,有些已经不耐烦了。
“怎么来这么晚?这么多人等着,就不能早点出门吗?”
人群一面指责宋乔安的迟到,一面催促她快些发馒头。
宋乔安暗暗叹口气,将驴车停好。并不急着打开蒸笼。
扫视了一眼众人,说道:“大家别急,今日馒头做的多,人人都有。不过在此之前,我有件事要告诉大家!”
“还说什么,赶紧将馒头分发了,我还有事呢!”
“可不是!我都等了一早上了!”
……
“大家静一静,先听我说完!”宋乔安大声喊了句。
待人群安静下来后,才道:“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今日是最后一次舍馒头!因为那大善人白公子已经走了,也没有留下多余的银子。所以明日的馒头依旧是一文钱两个,豆腐脑……”
“别想骗我们!”还没等宋乔安说完,有人就忍不住了,“那白公子可是承诺每日舍馒头的,若是走了,会不给你钱?我看是你趁白公子不在,想将这善款独吞!”
“是啊!那白公子看起来那么有钱,这点算个啥?怎么可能骗我们!”
“没想到这姑娘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龌龊心思,连善款都敢独吞!”
看着眼前一张张“义愤填膺”的脸,宋乔安淡淡笑笑,解开蒸笼,热气腾腾的馒头让人群不再指责宋乔安,转而变成了你推我攘,相互间的谩骂,最后,竟开始哄抢。
宋乔安只得坐到一旁,冷冷看着……
人群终于散去,几个蒸笼乱七八糟滚落在地,还有几个馒头被踩的看不出原来的颜色。白色的豆腐脑洒的到处都是,连铺子的棚子都被扯的歪倒了一边。
宋乔安默默地将蒸笼,桌子板凳收拾好,搬上驴车。这个棚子就留给明日需要的人吧!
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她做了大半年买卖的小摊,转身驾着驴车离去……
晚饭时分,宋乔安扒拉着碗里的面条,心神不宁。
乔氏见她下午没有泡豆子,也未和面,以为她听进去了自己的话,歇息两日。可此刻见她这模样,似乎还有别的事。
“安儿!”她出声轻唤,“你怎么了?可是有心事?”
“没什么!”宋乔安沉默片刻,说道:“娘,咱们去锦州吧!”
“锦州?”乔氏吃了一惊,“为何要去锦州?”
宋乔安没有将实情告诉她,只说道:“锦州好歹是大城市,生意好做!我在镇上只能卖些馒头这样廉价的吃食,到了锦州,便能卖些其他的!”
乔氏摇摇头,“可锦州咱们无亲无故,吃穿用度都要花钱,那得多大的花销!”
“难道这里咱就有亲人了?”宋乔安反驳道。而后拉着乔氏的手,温声细语道:“这些我都计划好了,你就不用操心了!”
“那咱这家,还有地里的菜,鸡……”
“我会给张大叔一笔钱,让他帮忙照看,地里的菜他们可以摘,下的鸡蛋他们收着,这样,应该会答应!等我在锦州立足了,便会将他们也接去!”
“这样倒是妥当!你张大叔一家都是好人,这点事肯定会答应!只是……”乔氏看了看屋子,感叹道:“只是,有些舍不得!”
她原本是不想和宋乔安一起去锦州,可宋乔安一个人去,有无人帮衬。若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她若跟去了,一来可以照顾她,省的分开两地,她日夜担心着。二来,她也可以帮帮忙!
“娘!咱又不是不回来了!”宋乔安安慰着她,“这里永远都是咱们的家,想回家的时候,就回来住上几天!”
“好!娘听你的!”
“嗯!”
……
这几日,宋乔安呆在家里,把地里的活也做的差不多了。期间她去镇上赶集,远远见着她往日的馒头铺已被一个卖凉茶的老伯占了。偶尔还有几个乞丐在铺子外面闲逛,想来还指望着宋乔安会回去。
临行前一天,宋乔安将剩下的白面给了张老大一家。听闻母女俩要去锦州,张老大一家很是震惊。
对于几辈子和田地打交道的庄稼人来说,去锦州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他们印象中,那里住着的全是达官贵人,那街上卖的玩意儿是他们都没见过的,那里一碗素面,都要好几个铜板……
总之,锦州城,不是他们这种穷人该去的地方。
“丫头,既然你想好了,大叔免不得要啰嗦几句!”张老大抽着旱烟,叮嘱着:“那锦州城可不比乡下,吃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