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吵什么!屁事情多,问过乃公手上的鞭子没有?抽到你们身上才肯闭嘴吗?”
一名更卒不难烦的骂道,这又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事情,都是上面大人的安排。
刚好一百户人家,还能将赵念踢出去不成?
这些更卒面对众人也没好脸。
毕竟不出这事情,他们只需要在混个十来天,就可以完成这1个月的兵役了。
十月份过年,还可以在家中过。
现在临时征派他们前去咸阳,这明显是不能在家过年了,还要超期服役,没好脸也是正常。
邯郸距离咸阳1600里路,单靠双腿赶路,怕是要走20天不止,况且这些更卒还要走回来。
好在是因公迁徙,沿途可以凭调令领取口粮。
这一什户的几家人听到挨鞭子,立马闭嘴了。
赵念反而表现的无所谓,对着这些人家呲牙一笑,不知道是友善的打招呼还是单纯的嘲笑。
秦人极重效率,点完名就直接开饭准备吃完快速上路,一人一碗糙米饭对付了早上的一顿。
一天只有2顿饭,再要吃饭就要等下午那顿。
这些富户自己家都带了些添食,搭配下来伙食肯定比平民们好些。
而赵念也自己弄了2罐蟹酱,就着吃也还凑合。
邯郸附近的路好走,一天下来就走了足足七八十里。
那些担心赵念掉队的人,此时也放下心来,在他们看来这小子远比想象的有耐力。
事情就发生在晚上准备开饭的时候,跟赵念分到什户的几家人,惊恐的发现赵念不见了。
这可吓坏了他们,不管是失踪还是逃跑,都有可能连累他们。
“念呢?饭都快好了,他人不见了?”
“刚说去小解,现在都没有回来!”
“快,报告大人!”
几个附近的更卒听到吵闹,跑来问明情况后也暗叫晦气。
这才一天,就少了个人,这可要了命了。
随即梆子敲了起来,领头的一个亭长急忙带人过来。
“好好的一个人,为何会不见?”
这个叫做笋的亭长,带人站在赵念上完厕所的地方查看,面色铁青的说道。
已经调查过了,这念家中就他自己独一人,绝对没有要逃走的理由。
“会不会是小解的时候,被野兽叼走了?”一名老点的更卒说道。
先秦时候野外还都是自然生态,就是城镇附近都经常见豹子,更何况现在荒山峻岭的地方。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山林里传来了动静。
此时天色渐暗,顿时引得这些更卒惶恐,要是豹子豺狼之类的倒是不怕。
要是猛虎或者棕熊,那可就头大了。
“快,退后!”笋急忙叫道。
十来个更卒抽出青铜兵器,慢慢的往后退去。
在众人紧张的神情注视下,山林里竟然出来了一个人……
还是一个肩上扛着头野猪的少年,赫然是刚才失踪的赵念。
而他肩上的野猪,也明显还是壮年的体形,起码四百斤之多!(秦朝一斤只有260克左右。)
那硕大的野猪,和赵念瘦高的体形完全不是正比,让人顿感震惊。
众人看到这景象,顿时心中一阵卧槽!
成年野猪可是连狼和豹子都不愿去招惹的猛兽,非猛虎不可猎,竟然被赵念扛回来这么大一只成年的。
“这,这,这……”十几个更卒都是吓傻了,不知道这场面下应该是什么表情。
只有那笋上过战场,好歹见识过大场面,他结结巴巴的说道:“小子,这,这……是你猎的野物?”
“嘿嘿,念运气好,小解的时候看这野猪窜了过去,撞树而死,我就过去捡了个现成的。”赵念随口说着。
额……
众人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野猪什么鬼,你说的是山彘吧。
这猪撞树上了,然后你撞猪上了?
现在底层百姓还没有流行守株待兔的故事,所以想不出形容词来。
不过怎么说,这都是赵念一个人的战利品,按律法其他人是不能抢夺。
所以此刻一众人,只能羡慕的看着赵念扛着野猪,感慨着这小子运气真好,然后暗自咽着口水。
只有那个叫笋的亭长,看到野猪身上的伤口,知道这绝不是撞树而死能够形成的伤口。
绝逼跟面前这个叫念的小子有关,一般人武夫没两个人,肯定扛不动这么大头野猪的。
但又让他觉得难以置信。
毕竟一个十六刚成年男性,要徒手猎杀野猪,想想都毁三观啊。
“大人,这野猪念也吃不完,不若分一半让与一众大人改善 -->>